5月8日晚,我们组织师生观看全国首部大学生主题沉浸式“大思政课”《大道同行——校史里的中国》。节目中《敢为人先——raybet雷竞技》讲述了我校师生校友们追求卓越、勇于探索,在各个领域破浪前行的故事。节目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副院长周诚教授、数字建造与工程管理系博士生党支部王泽开:纪录片展现了华科大从艰难创业到蓬勃发展的壮阔征程,介绍了船海学院,同济医学院,引力中心,月面建造,光纤等各个领域的科研攻关情况,展现了华科大从艰难创业到蓬勃发展的壮阔征程。其中“胸怀祖国、勇攀高峰、追求真理、淡泊名利、集智攻关、甘为人梯”的科学家精神令我印象深刻。真正的创新需耐住寂寞、突破边界,将国家需求与全球视野结合,在传承中锐意进取。唯有坚韧务实、开放合作,方能成就非凡。
土木本科第三党支部书记张晓驰:课程从朱九思校长"两件半事"的办学理念切入,生动呈现了"森林大学"的生态智慧。建校初期,华工人以"一根扁担挑出一所大学"的魄力,在喻家山荒地上建起工科重镇。这种开拓精神在引力中心团队身上延续——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山洞实验室攻坚,最终测出全球最精准的万有引力常数。从服务国家工业化的初心,到如今研发月壤砖的科技创新,华科大人始终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响应国家需求。这也激励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开拓创新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志气,在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水电2201班中共预备党员杨洁玲:从1952年四校合并建校,朱九思老校长带领师生荒山造林20万株,到突破工科局限提出"科研引领教学";从1959年响应国家需求建造船系,到引力中心30年攻克万有引力测量难题;从龙舟队传承集体精神,到黄永安教授微米打印技术助力光谷产业。这种精神体现在喻家山的防空洞实验室,也闪耀在月壤模拟的科研一线。作为华科大学子,我深感这种与国家同频共振的担当,必将传承这份"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智慧,在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交通工程2301班班长吴启明:课程以龙舟文化为引,展现了华科大人的精神传承。建校之初,朱九思校长提出"科研引领教育"的办学理念,至今仍指引着学校发展。船舶拖曳水池50年如一日助力国之重器;裘法祖院士在抗美援朝前线彰显医者仁心;我们研制的月壤砖将用于建造月球基地;黄永安教授的电流体喷印技术突破显示领域"卡脖子"难题。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总有华科大人的身影。在未来,我们将秉承前辈意志,追光逐梦,继续深耕我国重点领域,为中国发展贡献青年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
土木创新实验2401班班长李涛:朱九思老校长以"一棵树、一群人"诠释大学之道,奠定了华科大的精神根基。片中呈现了华科大人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从同济医学院"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的医者仁心,到引力中心测出全球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从我们学院月球基地建造技术的突破,到各领域的创新实践。这些成就彰显了我们追求卓越的执着精神。作为华科大学子,我深受感动与鼓舞,必将传承这份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在新时代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