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爱珠 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鄱阳县人。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分会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焊接与连接分会理事会理事兼分会技术专家;湖北省钢结构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钢结构委员会委员。
Email:zhuaizhu1228@hust.edu.cn
工作与学习经历:
2020.11-今 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平台,教授,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副主任;
2009.06-2020.11 raybet最佳电子竞技平台(原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教授;
2013.03-2014.03 英国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访问学者;
2007.06-2009.06 raybet雷竞技力学流动站,博士后;
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分别获武汉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教学经历:
主要承担《桥梁工程》、《钢桥》、《组合结构桥梁》、《钢结构基本原理》等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担任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桥梁工程》)负责人。
主要科研经历:
长期从事钢及组合桥面结构静力与疲劳性能、大型钢结构智能预拼装以及拼装误差影响评估、金属结构无损检测/监测与维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主要参与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等项目10余项;主持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及武汉沌口长江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力学性能研究、武汉月亮湾项目(一期)钢结构工程复杂节点试验研究、预制拼装桥梁早强UHPC湿接缝力学性能研究、基于PCL的钢箱结构桥梁虚拟预拼装技术研究、以及拉线塔拉线内力与拉棒锈蚀无损检测与评估等横向课题近20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近20篇;担任《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青年编委以及Thin-walled Structure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等国际国内期刊审稿人;参编中国建设标准化协会规范1和湖北省地方标准等2部;授权(受理)发明专利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主要获奖经历:
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4)、2020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排名12)、202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7)、2018年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7)等4项。